不住的禱告–––論基督徒禱告念珠 在部分無知的所謂「基督徒」(新教徒)眼中,玫瑰經是天主教的東西,是搞聖母崇拜的,是錯誤的。這些井底之蛙卻不知道,原來基督新教也有玫瑰經禱告的靈修傳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聖公會的包文賢(Rev. Lynn Bauman)牧師創制出一套新的玫瑰念珠,稱之為「聖公宗玫瑰念珠」;由於及後連信義宗、循理宗等新教教會也陸續開始採用,故又名為「基督徒禱告念珠」,強調其跨宗派之性質。與天主教玫瑰經不同,基督徒玫瑰經在禱文的組合上比天主教玫瑰經更具彈性,而且更強調以耶穌基督為中心,而非像天主教玫瑰經一樣在禱文內容上強調「耶穌奧蹟」同時強調「聖母奧蹟」。 當然,我也要為天主教澄清,玫瑰經絕非「拜聖母」,只是強調尊敬聖馬利亞作為耶穌母親的身份以及推崇其貞潔與順服的榜樣,然而,肯定的是,天主教玫瑰經本身預設的聖母神學連聖公會也未能照單全收(例如聖母有無原罪、聖母有無升天,以及可否向聖母禱告等,在普世聖公宗內至今仍未有共識),更不要說其他新教教會了。只是「玫瑰經」這種以隨著念珠順序不斷重覆默唸禱文的形式,有助信徒不斷重覆反思同一段禱文背後深刻的信仰意義,具有相當的靈修功效,因此值得被保留下來,加以改良。 早在天主教玫瑰念珠出現之先,東正教已經出現了類似的念珠,稱之為耶穌禱文繩(Jesus Prayer Rope),根據150篇的<詩篇>編成禱文。天主教的玫瑰經則要在十五世紀才由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確認。「玫瑰」的拉丁文是「Rosa」,在大公教會傳統裡玫瑰花常常用來代表聖馬利亞。因此天主教玫瑰經禱文就加入了聖母經和法地瑪聖母禱詞,並且每天使用玫瑰經禱告時所默想的信仰內容都有所不同;如週一和週六就默想「歡喜五端」、週四是「光明五端」、週二和週五是「痛苦五端」,週三和週日則是「榮福五端」,內容由聖馬利亞聞報、耶穌降世、傳道、受死、復活到聖母升天也有包涵。 基督徒禱告念珠所使用的禱文就截然不同。在八十年代美國聖公會發展出基督徒禱告念珠之時,他們採用的禱文,基本上以《公禱書》為藍本,包括: 「聖三一文 禱課啟應文 耶穌禱文 主禱文 使徒信經 顯然地,在內容上,整個禱文就改為完全以耶穌為中心。及後基督徒禱告念珠被信義宗和循理宗使用,禱文就開始出現改變;例如美國福音信義會就加入十誡和馬丁路德聖馬利亞福音頌(Evangelical Praise of Virgin Mary by Martin Luther)等內容。聖公會本身也發展出多套不同版本的禱文,例如加入在聖公會為人廣傳的聖帕提克禱文等內容。但它們有一共同點:一,不再以聖馬利亞生平為重點,二,內容上也沒有規限在耶穌生平之上(例如沒有「痛苦五端」等),反而更著重於特定的禱告主題,例如早禱/晚禱的日常禮讚,或是個人認罪禱告、代求禱告、讚美感恩、信條反思以及祝福等。這使得基督徒禱告念珠比天主教玫瑰念珠更有彈性。 既然在禱文內容上截然不同,在念珠制式上, 基督徒禱告念珠也作出了重大的改變。包文賢牧師將基督徒禱告念珠的制式規定如下:一串共有三十四粒念珠,當中又分成四組小念珠,稱為「日常念珠」,每組有七粒。又有四粒大念珠分隔四組小念珠,稱為「十字念珠」,由右至左,依次稱為第一十字念珠(又稱為最後十字念珠)、第二十字念珠、第三十字念珠及第四十字念珠。第一十字念珠之下有一大念珠,稱為「讚美念珠」(又稱為「差遣念珠」),其下又有一十字架,即為「十字念珠」。禱告始於十字架,終於十字架,永以基督十架為中心。 以念珠禱告其實就是一個循環。禱告時,先用姆指和食指指頭夾著一念珠,唸過那念珠對應的禱文以後,就把指頭移到下一念珠,唸另一禱文。先是十字念珠,然後讚美念珠和第一十字念珠,再經過七粒日常念珠,來到第二十字念珠;如此一直重覆,直到第四十字念珠以後,再經過七粒日常念珠,就回到「第一十字念珠」(所以又稱之為最後十字念珠),「讚美念珠」(這是叫作「差譴念珠」,因為禱告將近結束)以及十字念珠。1 禱告的時候,你口中所說的,就不會是隨心所欲的言語,而是大公教會流傳下來的禱文。以<日常禱告>為例,不斷在十字念珠重覆著主禱文(出自聖經聖馬太福音11:2~4),日常念珠則重覆耶穌禱文(源自聖路加福音18:13及38,後成為東正教傳統下常用的禱文)。靈恩派和福音派的異流素來厭惡禱文,喜歡在禱告時隨心所欲的開口說話,卻不願意謙卑下來學習如何禱告。念珠禱告的靈性操練是在於教導你應當如何禱告。悔罪的話,就重覆唸著《公禱書》的憐憫頌、認罪文等,反思禱文的內容。早禱就唸皆來頌、讚美頌及以色列頌以讚美聖名,晚禱就唸西面頌與尊主頌以酬謝主恩。重覆默唸禱文也使禱文成為了深刻的記憶,而非單純的唸口簧。 鑒於華人的聖公會中依然未有出現漢語版本的禱文集推動基督徒念珠的靈修傳統,我自行修定了全球第一個正體中文版本的《普世聖公宗玫瑰經禱文》,內含念珠使用教學的圖解,以弘揚聖道,復興禮文。作為初版,本書只收錄了十篇玫瑰經,禱文內容部分出自《公禱書》,希望大家能夠時常拜禱祈辭,潛修聖道。 主後二零一四年二月五日 |
- Jun 10 Fri 2016 08:30
禱告念珠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